夏粮保丰战 1.1亿亩晚播小麦保丰收有哪些难点?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是今年天下两会《政府事情讲述》提出的2022年粮食生产目的,这也是今年以来,国家层面第二次强调统一目的。只管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取得18连丰,且延续7年产量在1.3万亿斤以上,但保持这一目的并不容易,尤其是粮食生产的第一步夏粮,在履历了去年炎天的暴雨洪涝灾难、秋天的长时间阴雨之后,河南、河北、山东等冬小麦主产区,泛起晚播导致的弱苗情形。2月23日,农业农村部宣布的新闻显示,去年5省共约1.1亿亩小麦晚播,经由起劲耕作,冬小麦播种面积基本与去年持平,但苗情长势庞大,争取夏粮丰收面临空前的挑战和难题。随着各地冬小麦的返青,弱苗促壮迫在眉睫,一场格外艰难的春耕最先,从下层的莳植户,到各级农业部门、科研教学单元,所有的气力都被调动起来,为几个月后的夏粮丰收支出汗水和智慧。

  现场

  “输在起跑线上”的晚播苗

  2022年3月3日,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张书安村,黄河在大片的农田中穿过,平展的大地上,春水静流,大河迷茫。天气不算好,但气温不低,人们的衣服,显著单薄了许多。

  从高处望去,麦田被田埂和水渠一块块支解得整整齐齐,这是机械化耕作留下的痕迹,笔直的田间路、笔直的灌水渠,笔直的农田界限,更适合农机作业。

  这里莳植的大部门是冬小麦,根据通例,正是返青起死后的分蘖期,分蘖是小麦生长中的要害阶段,也是影响最终产量的主要时期。在正常的情形下,一颗种子长出一棵苗,形成一个主茎穗,同时在生长中还会分蘖出数个分蘖穗。

  分蘖数的若干,是权衡小麦壮、弱、旺的主要指标之一,冬小麦的分蘖有两次,一次是冬季分蘖,正常情形下,约莫在播种后的10到15天,一次是春季分蘖,主要在返青起身的阶段。

  根据通例,此时的台前县,农田中一丛丛茁壮的小麦,会把大地染成一片青绿。这些分蘖茎,最终会在自然的竞争和选择中,留下3个左右,着花结实,为人类孝顺粮食。

  然而,在张书安村周围的这片麦田中,许多田块中,黄色的土壤仍裸露在外,间或才有绿色笼罩的部门,让整片农田显得格外斑驳。单薄的麦苗,许多刚刚最先分蘖,在根部露出加倍单薄的芽尖。

  下昼3点多,张道明再一次来到地里,他是张书安村人,种了500多亩冬小麦,除了极个体的地块,绝大部门地里,都照样黄色的。

  “去年秋天,阴雨时间太长,地里太湿,没法儿播种,拖延了农时,”张道明告诉记者,他的500多亩地,普遍晚播了10天左右。这些“输在起跑线上”的晚播苗,没来得及遇上冬季分蘖,急急地进入越冬期,直到春天到来,气温回暖,才急遽最先分蘖,但显著弱了许多。

  观察

  “一根针”三类苗占六成

  张书安村的麦田不是个案,去年夏秋,北方多地遭遇极端天气造成的农业灾难,致使冬小麦泛起晚播征象。今年2月18日,农业农村部启动“下沉一线包省包片夺夏粮丰收行动”,汇聚整个农业系统的专家,进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春耕事情,争取夏粮丰收。

  王晓森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派出的200多位农科专家之一,来自中国农科院浇灌研究所的王晓森,也是濮阳分队的领队。

  3月3日下昼,王晓森和他的同事们,随同濮阳市、台前县农业部门的认真人,一起到张书安村,在张道明的麦田里举行实地指导。

  这是王晓森他们进入田间指导的第7天,7天中,他们观察了濮阳多个县区的麦田,大部门情形,和这里相似。

  濮阳是农业大市,濮阳市农业农村局粮经科科长周冰告诉记者,2021年,濮阳市全力抗灾救灾,抢排抢种,保障粮食莳植面积,共播种冬小麦355.25万亩。但受到阴雨影响,跨越一半的面积泛起了晚播情形。

  “晚播并不只是生产期延后,事实上,由于涉及越冬,在气温太低的情形下播种,容易泛起弱苗征象,最严重的有可能不发芽。”王晓森告诉记者。

  在王晓森的手上,有一张“濮阳市春季麦田治理手艺挂图”,是凭证当地今年冬小麦的苗情制订的田间手艺指导图,标注了小麦返青至收获前所有阶段的治理要点。在第一阶段,返青起身期,有两个显著的手艺要点,一个是针对“土里捂”麦苗的,一个是针对“一根针”麦苗的。

  “这两种都是晚播苗有可能泛起的情形,一种是苗在土里没有发出地面,一种是发出地面但只有一个细弱的独秆,都是需要稀奇注重,第一时间接纳促状措施的,”王晓森注释。

  在苗情分类中,不管是“土里捂”,照样“一根针”,都算是三类苗。“麦苗的长势,一样平常分为三类,一类是壮苗,不需要促壮,是最好的苗,二类是一样平常苗,通过正常的田间治理可以促壮,三类是弱苗,需要接纳特其余促壮措施。”

  事实上,在三类苗之外,另有一种非正常的苗,叫做旺苗,即生长过旺的苗,需要控旺,抑制麦苗过快生长,让麦苗积累能量,长得更壮实。

  王晓森告诉记者,在濮阳的观察中发现,今年的三类苗靠近六成,而正常年份,这个数字不到二成,八成以上都是一二类苗。

  应对

  浇水能让淹过的弱苗促壮

  即即是去年雨涝灾难较轻的江苏,三类苗的比例也比往年高,在江苏兴化,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的专家肖永贵告诉记者,他们在10天中走访了江苏多个市县,发现苗情存在不平衡的征象,有旺苗也有弱苗,这都是晦气于夏粮丰收的因素。

  江苏的春天,比河南早一些,河南的野外中,绿色还不是很明晰,但在江苏,农田里的麦苗早已没过脚踝,路边的油菜花,也开出了明艳的黄花,水边的嫩柳、路边的绿树,都在向人们展示着春天的魅力。

科技助力战 “无人化”春耕还有多远?

据介绍,联合社现有各种农机装备60台套,其中旋耕机10台、高速插秧机20台、高速抛秧机2台、联合收割机11台、大型轮式拖拉机5台、农用运输车4台、粮食烘干设备8台,日烘干能力达160吨,拥有粮食储备仓3180平方米,仓储能力达4500吨以上。

  不外,莳植户陈胜,对这个春天没有那么乐观,他的300亩冬小麦,颜色有点儿发黄。在兴化市周庄镇江孙庄村的一处农田里,陈胜找到了正在田间调研的肖永贵他们,咨询自家小麦的问题。

  “这个苗有点儿弱,幸亏不算严重。”肖永贵最后告诉他,“趁着阴雨天,施一次复合肥,很快就能养成壮苗。”

  相对于陈胜,河南台前县的张道明,弱苗的问题更严重一点儿,但幸亏冬天的气温较高,进入3月后,温度上升的速率也快,眼前需要做的事情,更多是浇水促壮。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的专家蔡忠民蹲在地里,抓起一把土,逐步地捻了捻,地表的土壤已经干透,在蔡忠民的指尖,化作细粉,“赶快浇一次水吧,地里的底肥还在,暂时不需要施肥,主要是浇水,而且这个墒情,也需要浇一次水了。”

  张道明的地边上,有一条长长的水泥水渠,几个村民正在整理水渠中的杂物,为春天的第一次浇水做准备。这条水渠,是政府前几年刚建的水利工程的一部门,水渠四通八达,融会黄河岸边的大片农田,春季的黄河水,可以直接引入农田,浇灌这片刚刚履历了灾难的土地。

  “去年地里水多,导致晚播苗弱,现在却又需要浇水促壮,也是一个巧妙的转变吧,”王晓森说。

  难点

  1.1亿亩晚播小麦意味什么

  秦岭以北,长城以南,黄河、海河、淮河流经的地方,万万年的冲积,形成了一片相宜耕作的沃土,这里是包罗了中国农耕文明最主要的起源地,千百年来,一直都是中国农业文明的中央之一。

  现在的黄淮海,仍是我国最主要的麦区,地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等多地,数十个地市,数百个县区。

  这片土地,也是夏粮小麦最主要的焦点区域之一,恰恰是这里,去年夏秋之际,经受了数次洪涝灾难。

  更多的数据不停汇聚,在山东菏泽曹县普连集镇和庄寨镇,这里是去年秋涝影响较重的地方,冬小麦播种约莫在11月尾完成,相对于曹县其他地方,晚了近1个月,来自中国农科院专家组的调研显示,因播种时土壤含水量较高,麦田坷垃较多,麦苗长势均较差,存在较多“一根针”征象,多数为三类苗。

  在河南焦作武陟县、泛爱县,秋汛导致冬小麦晚播20至40天,只管增添了25%-70%的播种量,但三类苗比例依旧过高,在泛爱县,三类苗占40%,在武涉县,返青后的晴天气,使得多数三类苗转壮,即便云云,三类苗仍占15%左右。

  在以百万亩为单元的地市或县区,三类苗每多1%,就意味着增添了1万亩以上的冬小麦,处在危险的边缘,需要第一时间接纳合适的措施,举行促壮。

  如河南濮阳市,去年播种冬小麦350多万亩,三类苗的比例一度到达6成以上,进入3月后,只管接纳了许多措施,降低了三类苗的比例,但仍在4成左右,仍需要进一步促壮。

  如安徽濉溪县,去年冬小麦播种205万亩,三类苗占17%,这意味着,30多万亩的冬小麦守候着农人们的呵护和辅助。

  来自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2021年冬小麦播种面积和上一年持平,这意味着,天下冬小麦播种面积在3.35亿亩左右,而其中,有1.1亿亩晚播,靠近三分之一。这也正是农业农村部新闻显示,今年的夏粮“面临空前挑战和难题”的缘故原由。

  虫害

  预计发生水平着重至大盛行

  冬小麦面临的,不止是弱苗问题,另有病虫害高发的风险。

  2022年2月24日,天下农技推广中央照例印发2022年的《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手艺方案》,其中,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蚜虫等可能对夏粮造成威胁的,都有差异水平的发生风险,如赤霉病,在湖北、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地,预计发生水平为着重至大盛行。如蚜虫,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等地,预计着重至大发生。

  在江苏兴化,一位正在举行病虫害预防的农户,和来自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的研究员闫晓静讨论了良久,农户告诉闫晓静,用无人机打药时,总感受效果欠好,闫晓静告诉他,可能是无人机的高度或者速率问题,飞得过高,或者速渡过快,效果会断崖式下降,以是一定要根据手艺尺度作业。

  植保无人机的普及,使得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大为提升,在安徽,莳植户吴瑞瑞今年新买了一台植保无人机,为自家200多亩小麦打药,此前,他一直开拖沓机,从春种到秋收,天下各地为农民提供服务,买了植保无人机后,补上了服务的最后一个短板,可以在粮食莳植中提供全程服务。

  在江苏,植保无人机的保有量更高,飞防已成为普遍性的病虫害防治方式,但对农户来说,快速迭代的植保无人机,也会带来手艺压力,闫晓静告诉记者,每一代新品种的推出,性能都是碾压旧产物的,作业效率、精度、可靠性等,可能都市有全新的高度。然而,手艺的快速生长,装备的快速更新,对农户来说也存在亘古未有的压力,装备性能的提升,需要重新学习,每一代的操作可能都纷歧样。对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农户来说,还会导致行业成本重构,不买新装备就会被镌汰,这样循环下,行业总是新人换旧人,难以良性生长。因此,在政策津贴方面,需要更完善的顶层设计。

  不外,只管今年的形势云云严重,依然有一群人在为此起劲着。“从2月尾最先的田间指导和调研,是夺夏粮丰收的第一步。”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肖永贵告诉记者,今年的夺夏粮丰收行动,将会一直连续,在冬小麦生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市举行实地的调研和指导,一直到夏粮收获完毕,“夏粮不丰收,队伍不收兵。”

  ■ 小贴士

  冬小麦和春小麦有何区别

  我国小麦莳植以冬小麦为主,占到90%以上,春小麦的播种面积只有所有小麦的7%-10%左右。冬小麦主要莳植在较为温暖湿润的黄淮海区域,小麦在前一年9-10月播种,第二年4-5月收获,生育期在230天到270天左右。春小麦主要莳植在较为严寒的东北、西北部门区域,每年2-3月播种,6-7月便可收获。

  B06版-B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B06版-B07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颖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