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萧放:元宵节为什么离不开一个“闹”字?

  (器械问)萧放:元宵节为什么离不开一个“闹”字?

  中新社北京2月15日电 题:元宵节为什么离不开一个“闹”字?

  作者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

  “春到人世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元夜良宵,皓月千里,花灯千树如星如昼。作为春节的“压轴大戏”,正月十五元宵节离不开一个“闹”字,无闹不欢,祈福迎祥,印证了人们对这个节日的期盼。

  元宵节是中式的“狂欢节”

  元宵节是阴历新春的主要组成部门,又称“元夕”“元夜”。它的职位与正月月朔“岁首”简直立有亲热关系。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将正月定为一年之首月,正月一日为元正,正月十五日作为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其职位跨越一样平常的望日(即阴历每月十五日)。关于元宵节的起源说法纷歧,其中对照有影响力的说法有三:划分为汉武帝太一神祭祀起源说、玄门起源说和释教起源说。

  元宵的民俗与除夕相对应,除夕夜是“小家”的闭门团圆,元宵节则是走向社区公共空间的热闹欢聚,元宵之夜在民众社会生涯中具有狂欢的性子。“闹”是元宵节的主题,“闹”的形式厚实多彩,锣鼓之闹、社火之闹、歌舞之闹、游乐之闹、灯彩之闹、元宵之闹等配合组成元宵节的狂欢气氛。

2019年2月,民众和游客欢聚广东省德庆县大闹元宵。图为中国民俗一绝的“炮仗攻狮子”。中新社记者 索有为 摄

  元宵节的喧闹之声有两种,一是以锣鼓为主的响器声,没有锣鼓或锣鼓不够用时,人们也用其他能发声的器皿取代,如湖北孝感有“正月半,敲铁罐”的谚语。二是歌舞游乐的人声,元宵节是民间歌舞演出日,除舞龙舞狮外,中国南北方都有演墟落戏剧的传统,北方的秧歌戏,南方的花鼓戏、采茶戏都是常演的剧目。东北区域将乡民化妆作剧,称为“太平歌”,河南及两湖(湖南、湖北)区域称为“妆故事”。

2019年2月,一场极具年俗特色的巡游闹元宵流动在长沙陌头举行。传统龙狮、大头娃娃等传统民俗演出,吸引不少市民围观。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闹”的精神内在是在“一年明月打头圆”的夜晚祈求岁稔年丰,也是社区民众情绪、意愿、信仰的集中体现。白昼为市、夜间燃灯,元宵之夜的喧闹声可以苏醒蛰伏大地,激昂大地回春;人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通过欢娱的相聚联络情绪、转达温暖。

  “男妇嬉游”是元宵特有的人文景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衰退处。”透过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我们可感受到元宵节的浪漫气氛。元宵之夜,妇女是主角,连通常隐藏深闺的女子也有了忧伤的出游时机,她们身着节日艳服走出家门,登楼赏月,看戏逛灯,走桥摸钉,直至午夜。“男妇嬉游”成为元宵特有的人文景观,给了青年男女邂逅恋爱的良机,因此元宵节也被称为中国人的“情人节”。

2018年3月,中外青年游客在上海豫园观灯、闹元宵。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元宵节也是许多文艺作品形貌男女恋爱发生的时机,如泉州传统剧目《陈三五娘》,形貌陈三与五娘在元宵赏花灯时偶遇并相爱;川剧《春灯谜》叙述宇文彦与韦文凤灯会相遇结缘的故事;另有南朝陈国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德言在正月十五“坠欢重拾”的故事等,这些戏剧故事都以元宵节灯会、灯市为靠山。

  元宵典型的节俗是灯会,因此又被称为“灯节”。元宵灯会的郁勃从隋唐最先,历代沿用。隋唐时代另有戴“傩面”赏灯嬉戏的习俗,青年男女戴着面具在街上赏灯,很容易成为浪漫故事的劈头。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与薛绍初见时揭下他昆仑奴面具的经典场景,就发生在元宵节的灯会上。

上元尚团圆 40余名两岸青年研习民俗共度元宵

(记者 孙虹)“两岸一家亲,上元尚团圆。”2022年闽台青年元宵民俗文化研习营活动15日在福建泉州启动,40多名两岸青年代表于此间研习闽台元宵民俗,感受浓浓的闽南年味。

  元宵节妇女们另有“摸钉”的习俗,“钉”与“丁”同音,“摸钉”预示着仆役兴旺。“拜紫姑”也是元宵节俗的主要组成部门,“紫姑”即女人神,女人们向她问婚姻、问休咎、问年成,这些节俗体现了妇女祈求婚姻完善、子嗣绵延、身体康健与年岁丰收的生涯愿望。

  重拾传统节俗找回年味儿

  在年俗生长演变的历程中,人人或多或少地感应元宵节“闹”的色彩淡了,繁复的节俗被遗忘,人人对元宵节最深的印象只剩“吃元宵”的食俗。关于南方“汤圆”与北方“元宵”的异同,成为互联网上年轻人争论不休的话题。

2018年3月,昆明汉服兴趣者们在元宵节身着传统衣饰,包元宵、猜灯谜,重现传统元宵节场景。图为身着汉服的兴趣者准备吃元宵。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这些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爱事情推进,年俗传统获得中兴,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传统年俗感兴趣。但近两年新冠疫情一定水平上影响了民众回家团圆,难免又让人叹息春节气氛变淡。得益于网络信息科技的快速生长,人们虽然不能面临面,却可以在“云端”相聚,这也为中兴传统年俗提供了新思绪和新方式。当下社会一直处在巨变中,传统岁时礼俗应当顺应新的环境,在继续中更新。

  若何恢复和重修年节礼俗?首先要重视传统人伦礼俗对促进家庭与社会协调的起劲作用,俗话说“一年不赶,赶年三十晚”,大年回家是多数中国人必须遵照的岁时礼仪,回家不然则亲人团圆,照样一次精神更新的历程。还要重视祭祀礼俗的重修,祭祀礼俗并非封建迷信,要将其看成情绪表达的方式和一种精神寄托,一方面增强对祖先和自然的礼敬,另一方面知足人们祈福迎祥的心理需求。另外也要厚实春节时代的迎春礼俗,引发人们用昂扬的姿态和精神迎接新的一年。

  年俗在外洋的传承与新变

  传统节日通过众多详细节俗和时间节点不停强化华人对民族文化的影象,对外是文化身份的显示,对内则是文化认同的方式。华人生涯在异文化的环境中,通过欢度春节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文化,从而在多元文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也让外洋民众共享中国年。

  元宵节是春节省动的热潮。差异国家和地域的华人也将元宵节的习俗保留下来,好比马来西亚华人青年有元宵“抛柑”的习俗,独身女性在柑橘上写下联系方式抛入水中,男性争相捞拾,期盼结下姻缘;在日本横滨,华人和当地民众元宵节会到中华街赏花灯;在美国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都会,华人们元宵节会聚在一起品汤圆、赏花灯、舞龙舞狮等。

2019年2月,马来西亚雪兰莪八打灵再也举行元宵节“抛柑”流动。“抛柑”是马来西亚华人元宵节特有的民间习俗,传统为女性在柑橘上写下联系方式抛柑入水,男性打捞。图为马来西亚女生展示自己和同伙写在柑橘上的心愿。中新社记者 陈悦 摄

  我们看到,华人春节民俗中也融入了一些住在国的文化特征,这是很自然的征象,若是华人民俗文化与当地文化“水土不平”的话,就很难传承下去了。华人民俗文化在生长演变的历程中,也推动了差异文明之间的开放融会。

  春节文化的厚实内在与应用价值是其走向天下的坚实基础。春节在文化内在、社会价值与生涯服务功效上都有广漠的意义,春节民俗包罗的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理念、对家庭价值观的坚守、对历史和祖先的敬畏等都是春节走向天下的起劲因素。另外,红火吉祥、体现家庭美学的新春装饰,种类繁多、惊艳味蕾的春节美食,社火、赏灯、舞龙舞狮等动态民俗,都是易于与外洋民众相同的艺术语言。

  春节民俗走出去,不能简朴地明白为将民俗文化送出去,而要让外国民众能够明白春节背后的理念,包罗“和”的理念、求新的意识、对家庭的重视、对美妙生涯的期盼等,要用细小的故事和真挚的语言去讲述这些文化内在,才更容易让外国民众发生共识。(完)

  作者简介: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偏向包罗历史民俗学、民间文化史、岁时节日与礼仪民俗等。现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央建设研究”,曾主持肩负与介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生礼仪传统的现代重修与传承研究”、教育部文科基地重大项目“辽金元民俗文献史与数字化治理系统”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出书《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涯中的时间观》《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涯》等学术著作。揭晓《岁时——传统中国人的时间履历》《中国历史民俗学理论与方式论纲》等学术论文约200篇。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