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新市民金融服务难点
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鼓励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做好与现有支持政策的衔接,提升金融服务均等性和便利度
全球主要农产品站在了市场聚光灯下。俄乌冲突带来农业生产和出口扰动,放大了供应缺口,原油和化肥价格上涨将抬升全球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价格,尤其是大豆油料等易涨难跌。
企业深度参与期货交易
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双重影响下,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产品供给和产能提升提出了更多要求,要求“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促进大豆和油料增产。
相关政策和举措密集出台。3月17日,农业农村部下发通知,压实责任稳定春播面积。春播前要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市到县,层层压实责任,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3月18日,在扩种大豆油料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央提出采取过硬措施,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因地制宜扩大油料作物生产,多油并举全面提高产量,不折不扣完成大豆油料扩种目标任务。当天,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粮食和大豆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下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
化解价格风险,离不开期货这个重要的金融工具。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两大基本功能,可帮助产业企业规避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在我国期货市场,油脂油料是发展最为成熟、企业应用最为广泛的品种系列之一。从1993年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大豆期货开始,大商所油脂油料板块已逐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相关的期货、期权、互换等衍生工具也实现了多元化。郑州商品交易所也已上市菜油、菜籽、菜粕、花生期货和菜粕期权,菜粕、菜油期货市场规模在国内全市场10个油脂油料品种中排名分别为第2位和第5位,初步形成了期货、期权协同发展的油脂油料板块。目前,国内90%以上的大中型油脂油料企业、85%以上的棕榈油进口企业都深度参与期货交易。2021年,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豆油和棕榈油期货成交量在全球农产品期货和期权中分别位列第1位、第3位和第4位,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江苏省江海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陈礼华告诉记者:“江海粮油成立30多年以来,见证了数次行业大规模的变动,从2004年至2005年大豆压榨厂大规模倒闭,到2007年至2008年行业大洗牌,再到2014年至2015年油脂油料融资商倒闭退出,每次在价格大幅波动下,产业内都要淘汰一大批企业。”陈礼华注意到,在2019年至2021年间,油脂油料行业先后经历了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以及通胀,油脂行业却与往常不同,并没有发生大范围的倒闭,“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产业普遍开展基差交易,产业的风控手段与风控意识大幅度提升。”陈礼华说。
产业避险需求强劲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1年度,我国油脂食用需求量达3708万吨,其中豆油、菜油、棕榈油、花生油是前四大消费油脂,消费量分别为1620万吨、800万吨、450万吨和323万吨,占比分别为44%、22%、12%和9%。其中,菜油、花生油是我国南方居民消费的主要高品质油脂,消费需求刚性较强。与此同时,我国植物蛋白粕饲用消费量为9675万吨,其中豆粕和菜粕消费量分别为7530万吨和1100万吨,占比分别为78%和11%。另外,菜粕是水产饲料中蛋白原料的主要来源,消费需求同样具有较强刚性。
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再比如,广州商务局牵头多部门出台“促进外贸供应链畅通若干措施”,提出13条直达企业需求的政策措施,全力保障外贸进出口高效顺畅运转
从市场情况看,国内豆类市场高位运行具有一定支撑。近两周粕类市场表现强劲,豆粕期价涨幅明显放大,市场呈现行情加速状态。
油料品种方面,我国油脂油料产需缺口大,对外依存度高。以棕榈油为例,需求端在国内,供给端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油脂油料价格波动频繁,产业稳定健康发展面临较高的不确定性。油脂油料品种产业链条长、市场主体多、价格波动大,相关产业避险需求强烈。相关品种供应及价格稳定对油脂油料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九三集团中垦国邦(天津)有限公司副总裁褚建宏表示,金融衍生品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目前,公司不仅在境内外交易大豆及相关产品等10余种期货合约,还积极开展期权交易等。公司还通过基差交易等带动下游饲料养殖企业和经销商广泛参与期货交易,促进下游通过多品种多手段套期保值稳定经营。
持续优化规则制度
2021年,大连商品交易所在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棕榈油期货品种上共增加13家指定交割仓库,目前,黄大豆1号已形成以基准交割地哈尔滨为中心、覆盖4省份的交割区域,实现交割区域对黑龙江省东部、中部和西北部主产区的覆盖。同时,大商所调整豆粕、豆油地区升贴水,增加广西壮族自治区为豆粕和豆油交割区域,促进豆粕、豆油期货市场功能发挥。
在推动合约连续活跃方面,大商所持续推动以做市商制度为核心的连续活跃方案,通过做市商持续报价为合约提供流动性。目前,大豆期货已实现连续活跃,豆油、豆粕、棕榈油期货连续活跃效果持续提升。
2021年,郑州商品交易所持续优化油脂油料品种规则制度,提升产业客户参与度,满足产业企业套保需求,将进口菜粕纳入交割;推动菜油期货引入QFII和RQFII等国际化工作,优化相关品种客户结构。以菜油和菜粕期货为例,目前基差交易已逐渐取代传统的“一口价”交易模式,成为现货贸易的主流。据了解,上游进口菜籽压榨工厂全部参与菜系期货,在产品销售中均采用以基差为主的交易模式;中游贸易和下游消费企业中,益海嘉里、中粮集团、厦门建发、广东海大等龙头企业均深度参与菜系期货交易。行业内超过60%的菜油贸易和超过80%的菜粕贸易均采用基差交易模式。
2021年,油脂油料类期货品种的“保险+期货”成效显著。大商所围绕大豆开展了4个“保险+期货”县域覆盖项目,累计赔付金额1423.14万元,使7.25万户农户受益。同时,豆粕是牲畜和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大商所围绕以豆粕、玉米为标的的饲料和饲料指数开展了71个“保险+期货”项目,累计投入3543.27万元,保障生猪、蛋鸡等畜禽1313.84万头(羽),累计赔付金额3136.16万元,惠及3.51万户农户。郑商所将花生纳入“保险+期货”试点品种,在河南省3个花生主产县开展了“保险+期货”项目,赔付总金额1529.1万元。这些“保险+期货”试点帮助生产户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和价格波动的“双重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政府、企业和农户对期货市场的认识。
大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大豆、油料系列品种和工具创新,高质量做好涉农产品工具供给,推动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和豆油期权上市,继续加强对茶油期货的研发力度。同时将持续优化油脂油料期货品种合约规则,贴近粮源集散地,不断遴选并择优设立交割仓库,使交割布局更加合理。此外,还将研究推进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和豆油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交易,提高我国对大宗商品定价的国际影响力。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品种特点统筹做好市场培育工作,继续深耕产业客户,筑牢品种发展的基本盘。同时,积极研究并不断丰富期货市场服务油脂油料安全“工具箱”,助力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前2个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0%
3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月份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575.6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较去年12月份回升0.8个百分点。